在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通用”)总部大楼内,项目管理总监于博刚刚结束一场跨国视频会议,他的办公桌上堆叠着各类报告,身后的白板上还保留着一行醒目的公式:“技术×场景=价值”和“速度×精度=竞争力”。这行字,不仅是他管理哲学的浓缩,更是上汽通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逆势突围的底层逻辑。
“新能源赛道的竞争早已超越单一产品维度,而是体系能力的终极较量。”于博开门见山地指出。作为上汽通用新能源战略的核心推手,近几年他带领团队交出了一份堪称行业标杆的成绩单:凯迪拉克LYRIQ以“美式豪华+本土智能”的定位,不仅预售首月订单突破5000台,还斩获“中国心”2022年度推荐车型等多项权威奖项;别克E5上市仅13天即斩获8000台订单,成为20万元级纯电SUV市场的现象级产品;而别克E4凭借高性价比配置,上市后迅速跻身细分市场热度榜首。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于博对行业变局的深刻洞察与一系列创新实践的落地。从用户需求反向定义技术路径,到全链路软著创新;从资源整合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动态平衡,他始终以“务实创新”为方法论,将行业难题转化为差异化竞争优势。
用户需求反向定义技术路径
“用户不需要知道电池能量密度是180Wh/kg还是200Wh/kg,他们只关心充电10分钟能跑多远。”于博的这句话,揭示了他对新能源汽车创新的底层思考——技术必须服务于真实场景。
在凯迪拉克LYRIQ的研发中,他主导团队进行用户需求调研。通过上千小时的深度访谈、场景模拟和用户体验追踪发现,豪华电动车用户对“科技感”的理解已从硬件参数转向交互体验。“年轻用户更在意的是座舱能否与生活场景无缝衔接,而非单纯的续航数字。”于博回忆道。基于这一发现,他果断调整技术路径,将部分硬件预算转向开发VCS智能座舱系统,最终打造出全系标配的33英寸9K环幕式超视网膜屏和AKG录音室级音响系统。这一决策不仅让LYRIQ斩获华舆奖“2022中国年度智能座舱典范”,更推动产品溢价能力提升12%。
用户痛点的深度解构同样体现在安全领域。面对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普遍焦虑,于博带领团队为LYRIQ构建了多重防护体系:全新一代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通过高精度地图与视觉融合算法实现厘米级定位;电池包采用航天级隔热材料与七重核心热管理技术;整车安全系统通过20余项碰撞测试验证。正是这种“以用户需求倒逼技术突破”的思维,让LYRIQ在预售阶段即实现口碑与销量的双爆发。
全链路软著创新重构研发范式
“传统车企的研发流程像火车轨道,每一步都有固定节点;而新能源时代需要的是‘变形金刚’,既要模块化组合,又要动态响应市场。”于博的比喻,生动诠释了他对研发体系变革的思考。
在奥特能平台衍生系列车型的开发过程中,他主导开发的客户需求对比分析系统、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度管控系统以及市场竞争策略定制系统等系列软著,成为了项目成功的核心驱动力。客户需求对比分析系统构建了涵盖消费行为、场景偏好、价值取向等多维用户标签体系,实现用户画像分钟级更新(行业平均周级),极大提升了市场洞察的时效性;而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度管控系统能够支持16个并行开发模块的灵活耦合,能在30分钟内完成跨部门300+任务节点的资源重新配置,显著增强了研发流程的动态管理和效率;市场竞争策略定制系统能够根据市场动态和竞争态势,模拟竞争对手策略演化路径,预测准确度达89%,展现出强大的前瞻性和适应性。这些软著成果贯穿于项目前中后期各个环节,为上汽通用汽车各个项目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开创全球协作的新篇章
“产品的研发与上市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核心在于全球团队的紧密协作与共同努力,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于博强调道。
回溯2018年,于博凭借其卓越的领导力,成为上汽通用与通用汽车合作的重要桥梁。面对技术共享与本土化融合的双重挑战,他亲自挂帅,主导奥特能平台的联合开发谈判,开创性地建立了母公司与合资企业间的新型商业合作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中美联合团队的顺利组建,还大幅优化了合作流程,加速了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的步伐。正是在此模式下,凯迪拉克LYRIQ、别克E5/E4等一系列标杆车型应运而生,为跨国车企的合资合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跨国合作如同跳探戈,既要保持技术独立的姿态,又要实现创新节奏的协同”。在领导全球团队合作中,于博展现出了全球化的视野与本土化的洞察力。在品牌升级战略上,他深知品牌价值的核心在于独特价值主张与消费者深度共鸣的结合,因此亲自领导跨职能团队,与通用全球设计中心紧密协作,对凯迪拉克的配置策略进行了全面优化。在保留美系豪华品牌精髓的同时,深入洞察中国消费者需求,增加智能语音交互、本土化导航系统等贴心配置,使产品更加贴近中国市场。
同时,在于博的引领下,上汽通用汽车与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深度参与奥特能电动车平台底层架构的设计开发,通过高度本土化的业务链体系,实现了超过95%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
更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全球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挑战,于博敏锐地意识到传统成本控制手段的不足,并亲自推动建立了以“动态成本模型”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该体系将大数据预测技术的前瞻性与实时供应链监控的精准性巧妙融合,实现了对物料成本波动的精细管理与有效预测,极大地减少了凯迪拉克LYRIQ车型物料成本的不确定性,确保了成本控制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这一举措不仅为团队赢得了2022年度成本攻关优秀团队奖金奖的殊荣,更强有力地推动了上汽通用全系产品利润率的稳健增长,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全球标准与本土定制”的结合以及成本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不仅推动了LYRIQ息税前利润(EBIT)达到8%的增长,更助力凯迪拉克品牌在中国豪华电动车市场的溢价能力跃居前列。
访谈结束时,于博正忙于筹备基于奥特能平台下一个纯电动车型的研发会议。白板上,原有的公式旁新增了一行字:“创新不是颠覆,而是持续进化”。这句话或许正是对他职业生涯的最佳注解——在行业剧变中,他始终以务实态度推动创新,用体系化能力构建竞争壁垒。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于博带领的上汽通用团队已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他们的实践不仅为传统车企转型提供了范本,更印证了一个真理:真正的破局者,总是在脚踏实地的前进中不断寻找答案。
作者: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