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2日讯(编辑 若宇)“人机共生”科幻梦想再向前迈出重要一步。致力于“脑机接口+人机交互”基础设施创造的国内企业柔灵科技已于10月9日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于9月19日宣布已获得一个独立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将进行首次人体试验,对瘫痪患者的大脑植入设备。政策方面,工信部科技司9月18日提出,优先开展“元宇宙+工业制造”等行业应用标准研制,加强与脑机接口等领域技术融合创新。
不过,资本市场表现来看,多重利好难挽颓势,同花顺脑机接口指数自6月1日最高点迄今累计最大跌幅近三成。
业内分析,当前国内脑机接口的政策和技术均未成熟,从实验室到产业,从产业到临床,几乎每一步都非常艰难。同时在产品上市路径还没明确,安全性、伦理方面的争议还没定论的时候,中国脑机接口领域的投资过热、内卷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开始浮现,过高的投资热度引起业内担忧。
▌二级市场持续降温:曾经五连板的创新医疗自6月高位股价累计最大跌幅超40% 脑机接口投资过热引发冠昊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强蹭热点
据券商分析师观点,2040年我国脑机接口行业综合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200亿元,复合增速26%,直接市场规模(主要为设备)可能超过500亿元。诱人前景下,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创新医疗、南京熊猫、三博脑科、汤姆猫、汉威科技、世纪华通和盈趣科技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有研究布局,具体情况如下图:
一级市场方面,Neuralink的阶段性成功也让中国投资人看好这一赛道,红杉中国、鼎晖投资等多家知名创投机构纷纷下场,想投出一个中国版的Neuralink。企查查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截至10月17日),国内脑机接口赛道共26个品牌完成近40起融资事件,公开披露融资金额超8亿元,其中今年共完成13起融资,披露融资金额超2亿元。(仅统计产品标签、产品简介含关键词“脑机接口”及“脑机”的企业)。
业内分析,脑机接口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华鑫证券研报显示,国内早于“十三五”期间已启动中国“脑计划”,“十四五”又提出“一体两翼”规划,重点支持类脑计算与脑机融合计算研发。今年5月29日,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论坛发布《脑机接口伦理原则和治理建议书》等成果,这是中国第一部面向脑机接口领域的伦理原则和治理建议书。
彼时脑机接口概念股迎来一轮大涨行情,创新医疗5月26日至6月1日五个交易日收获五连板;三博脑科5月12日至6月2日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达150%。但随后相关概念股展开快速回调,创新医疗6月7日迄今股价累计最大跌幅41.64%,三博脑科6月2日迄今股价累计最大跌幅49.57%;冠昊生物和爱朋医疗自5月31日的高点至今累计最大跌幅均逾40%。
事实上,多家脑机接口概念股业绩持续亏损。龙头创新医疗今年上半年净亏损345.38万元,去年同期亏损4807.65万元。事实上,自2019年6月以来,从单季净利看创新医疗大部分时间均处于亏损状态;南京熊猫近年来业绩亦挣扎在盈亏边缘,今年上半年净亏损2734万元,同比盈转亏。
更让人担忧的是,脑机接口领域的投资过热带来大量蹭热点的个股。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在热炒的脑机接口领域,多家公司表示在脑机接口领域并未涉及相关业务,如冠昊生物9月2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澄清,公司暂无脑机接口相关研究,其涉及的产品脑生物膜,跟脑机接口完全两码事。(具体详见财联社此前深度报道:脑机接口的“科幻资本主义”故事:龙头股5个10cm涨停,脑认知却只走了5cm)
▌科幻走向现实的路满是荆棘:中国距离国外有至少5年差距 国内安全风险、伦理问题争议有待定论 业内称脑机接口技术距离真正落地仍需6-10年
目前全球提供脑机接口产品和业务的公司有两百余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介入脑机接口领域,谷歌、微软、Facebook等科技巨头也开始布局开发底层技术。2014年后阿里、百度、科大讯飞等公司以投资并购方式入局脑机接口领域,陆续推出各自人工智能脑计划。
能让马斯克、扎克伯格等业界大佬都在该领域投入大量资源,脑机接口技术为何有如此魅力?有分析称,主要在于其拥有医疗与元宇宙两个巨大的潜在应用场景。游戏巨头米哈游早在2021年投资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脑病中心,合作内容主要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元宇宙公司Meta也在发力,发布了脑机接口的手环输入设备等。
对比中美的商业化进展来看,业内认为中国距离国外仍有5到10年的差距,不过中国追赶的速度不慢。根据中国信通院周洁等人撰文统计,在侵入式电极专利方面,中国的专利数占比42%,甚至超过了美国的占比——39%,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仅2021年中国就有1896件脑机接口相关的专利申请。
而从政策层面看,Neuralink早于5月26日官宣其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最终获得FDA批准,对比目前国内也还没有脑机接口的审评审批指南。关于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监管,有中国相关专家呼吁关注脑机的安全风险和伦理问题,同时联合国曾于7月警告脑机接口的潜在危害称大脑植入物和脑部扫描可能会让人工智能操纵人类大脑,侵犯私密的人类思想。
不过也有分析表示,目前的技术探索远没有超出伦理的界限,并且脑机接口作为医疗器械,在注册过程中,核心软件算法也需经过审评审批,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风险发生。
当前脑机接口距离真正落地究竟还有多远?专家指出,中国基础研究的不足或会影响到产业发展的潜力,除了神经科学之外,脑机接口也受限于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如今脑机接口技术都还处于萌芽阶段,距离真正进入临床阶段至少还需6到10年时间。